来源: 江苏省江都中学 发布日期: 2024-04-22 访问量:622 |
行于黑暗,侍奉光明
——致敬每位禁毒英雄
江都中学高二(18)班沈梦婷
曾有人颇为风趣地总结道:“世界上最作死的四大行为就是:在中国贩毒,在美国逃税,在墨西哥禁毒,在俄罗斯当人质。”在这诙谐背后,反映的是我国对毒品的零容忍。那么,我们不禁追问:为何中国的禁毒力度如此之大?
且让我们把目光转向1840年:鸦片战争的开始,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帷幕。这是一场长达百年的民族血泪史屈辱史,它使中国人被冠上“东亚病夫”的耻辱称号,久久无法在世界上立足。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让众多人吸食上瘾的鸦片。当时社会上流行着一句话:“一杆烟枪,不见一点血腥,打得妻离子散;半寸锡纸,不见火光冲天,烧尽财产家园。”甚至这种吸食鸦片的风气在军队中也流行开来,后来清政府被列强打得落花流水,与鸦片的泛滥脱不了干系。
更可怕的是,清政府非但没有开展禁毒运动,反而大力鼓励农民种植罂粟,制作“土鸦片”来抵制“洋鸦片”,以此获得大量财政税收。而到了民国时期,各大军阀更是把鸦片视为摇钱树,从中谋取打仗的资金。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成了毒品泛滥的重灾区,吸食鸦片之风如原上之火,愈演愈烈:富家子弟吞云吐雾,醉生梦死;平头百姓倾家荡产,形销骨立。可谓是国祚衰微,生灵涂炭,哀鸿遍野。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领导人深知毒品危害,没有被一时的利益蒙蔽双眼,而是选择放眼长远,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禁毒运动。从成立戒毒所到严厉打击罂粟种植,一整套组合拳下来,毒品才渐渐地从我国消失。
从制毒吸毒的第一大国到禁毒力度最大、效果最好的世界强国,中国用短短几十年时间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这离不开无数缉毒警察的默默奉献、英勇牺牲:杨军刚,在查缉毒品时勇斗持枪毒贩,最终不幸腹部中弹,临死前最后一句话是“逮住没有”;贾巴伍各,在搜捕嫌疑人之时不幸遭遇伏击,就在临近父亲节的这一天,他的孩子永远地失去了父亲;云南边境缉毒警察张子权,和他的父亲张从顺,两代四警,一门两烈......虽然生前不能露脸,死后不能刻名,他们却在用生命践行着崇高的“四无”誓言:无形战线,无名英雄,无私奉献,无上光荣,让毒品不越过国家的边境线,保卫国家和人民的健康安全!
“爸爸,你快点回来陪陪我,我想你啦!”天真无邪的话音,却刺痛着无数人的心。张子权5岁的女儿不知道,她的爸爸再也不能回复她的语音消息了......不知这份无望的思念,可能让瘾君子们产生一丝愧疚之心?因为他们的愚昧自私、麻木不仁,才让警号一次又一次重启,让一个又一个家庭失去自己的挚爱!他们选择用毒品来填补灵魂的空洞苍白、消耗贫瘠的生命,又为何要用缉毒警察的鲜血为其买单?!而那些扬言要“毒品合法化”的人可又曾想过,正是因为国家对毒品的严防死守,他们才能安然无恙地坐在电脑屏幕前,用键盘打下这邪恶而愚蠢的话语!吸毒从来不只是简单的个人问题,在毒品上面花的每一分钱,都是打在缉毒警察身上的一颗颗子弹!
也因此,我们必须要对毒品持零容忍态度,严厉批评毒品合法化论调。这不光是为了自身的安全,也是为了不辜负英雄们的伟大付出!他们选择独自承受黑暗,给人民带来一片无毒的净土,那么我们应当心怀感恩,在他们的庇护下向阳生长,自觉远离毒品,珍爱健康生命!
青山满忠骨,山河念英魂。我们不会忘记每一个缉毒警察的付出,也由衷地感恩每一个警察家庭的奉献。让禁毒不止停留在呼告,而是外化为每一位公民的自觉行动,坚决抵制毒品,拥抱健康生活,便是对英雄最好的纪念。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江苏省江都中学高二(18)班高畅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这一看似简单的话语道出了毒品的本质和危害。远离毒品,这不仅是对我国法律的遵守,也是社会道德与责任的体现。不要认为它离我们很遥远,以好奇之心辨毒,以警惕之心防毒,以正义之心禁毒,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毒,是万恶之源,是万丈之渊。给你一包白色“面粉”,你能还我一个孱弱萎靡的身影、一个颓唐堕落的灵魂、一个浑浑噩噩的生活、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毒品的巨大危害众所周知,可为何仍有不少人明知故“吸”呢?这往往源于人的好奇心的驱使,抑或是在遭遇挫折后对人生感到绝望、想要逃避的心理。正如那句话:“当你凝望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一旦你产生了这样的念头,如同地狱中的彼岸花一般的毒品便慢慢引诱你,使你一步步靠近,最后将你推下深渊,让你的痛苦永无止境。
因此,我们当在心中明确地树立起远离毒品的警戒线,增强“辨毒、防毒、禁毒”的能力。
以好奇之心辨毒。处于懵懂而好奇心旺盛时期的青少年,更容易听信他人的诱骗,在不知不觉中踏上一条黑暗的不归路。在电影《一念殊途》中,男主陈家耀被贩毒分子利用新型毒品一步步设计染上了毒瘾。最终毒瘾发作产生幻觉后,竟然杀害了爷爷奶奶走向了令人痛心的不归路。这部电影改编自真实案件,血的教训痛彻心扉,血的案件历历在目。不明真相的好奇,换来的只有无尽的眼泪和懊悔。既然好奇心会作祟,那么我们首先要学会巧妙地与好奇心这一人的天性抗衡,将“尝试毒品”的好奇转化为“辨别毒品”的好奇,将“不明真相”的好奇转化为“明辨是非”的好奇,即抱着好奇的心态去了解毒品的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防范。
以警惕之心防毒。茫茫人海中,不知道有多少毒品在暗流涌动着,它悄然地蔓延、侵袭到每个角落,吞噬着无数人的肉体和灵魂。随着时代发展,毒品的种类、样式也是“与时俱进”—从当初在中华大地上大量倾销的鸦片,到如今伪装成的小玩具、小零食。近年来,新型毒品大量涌现,他们常隐匿在青少年的周围,比如学校附近小商店里的三无产品,有的看似平平无奇,实则暗藏毒品危机。这就提醒我们,防范毒品,从小事做起,哪怕小到不购买来历不明的商品。防毒之心不可无。让我们以谨慎的心筑牢防毒之墙,识破其近在咫尺却又捉摸不透的“障眼法”。
以正义之心禁毒。毒品给中华人民带来的危害世人皆知。当西方列强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时,林则徐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英雄气概亲临虎门,在中国禁毒史上写下壮烈的一笔;当毒贩悄然将毒品非法运入境内,缉毒警察果断出击,不知多少人民的守护者为此牺牲。古有林则徐虎门销烟,今有缉毒警冒死前行。以正义之心禁毒,并非要我们同这些英雄一样不惜奉献生命,而是要追随古今禁毒英雄之脚步,不去辜负他们为人民之健康、社会之安定所作出的努力,能有正义的力量与勇气站出来对毒品说“不”。
毒莫沾,沾必悔。吾辈青年当增进学识、心怀戒备、以史为鉴,以好奇之心辨毒,以警惕之心防毒,以正义之心禁毒。如此做到不忽视、不轻视,方可让我们的生命远离毒之罪恶,共享健康无毒的绿色家园。
讨毒檄文
江苏省江都中学高二(18)孔鹏程
彼毒品为害我泱泱之中华,久矣。
曩者,烟者瘾至,涕泪交横,而不能流;手足委顿,但不能举。纵白刃加于前,豹虎逼于后,亦唯俯首受死,却难稍为运动。以为“阿芙蓉”为真芙蓉,以为“福寿膏”能真福寿。而殊不知,如此阿片,使御敌之火枪,换为袅袅之烟枪;使康健之猛士,堕为恹恹之病夫;使老大之中华,沦为孱孱之空壳。于是列强盘斗,兵败山倒,国将不国,家将不家。东亚病夫,辱名未雪,叵耐“量中华之物力”,乃且“结与国之欢心”。
尔今,山河无恙,人间皆安。而彼毒品兀自为害,未尝消停。先起冰毒之流,荼毒生灵,祸害一代;爰有邮票之辈,鱼目混珠,错乱判断。浅尝者,靡不辄止,颓然乎身在其中;沉醉者,欲仙欲死,飘飘乎冯虚御风。双管横陈,对拥无眠。不知呼吸成滋味,挑灯夜,永如年。最堪怜,是劳财伤神,散子离妻,破家亡人。一刻恣意,捐十世之资;半晌妄为,废千古之名。
嗟夫!有染者甚多,盖戒断者鲜矣。凡戒断者,十之八九又复得染。一日染毒,百日戒毒,千千万日方能忘毒。百年以后,回望血泪,孰不自叹,“岂可造此恶业之端”?
幸而雷霆出力,以护神器,以定社稷,以安黎民。昔日秦皇,以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今日华夏,于滇缅之境列死节之士,诸三角之地驻勇武之师。然则缉毒之力,抗其于边境之上,拒之于国门之外。已而国中之士,荡涤污浊,扫清黑恶,排除毒患,查封据点。内外协力,得而使百年之悲剧,不再重演于九州。
而今乱象又起:前有网文,以为《毒枭也深情》,苟欲私情,实则混淆民心;后见明星,自适放浪骸形,其为偶像,自甘濯淖污泥。一文一人,其影响之甚,在于合法化毒品,在于虚无其名目,混淆其视听。
青天既佑,黔首应动。吾侪生做时代之青年,未来之国民,实应为己所能为,广加宣传,以启众人之蒙;专加讲解,以去众人之昧;严加防范,以防无孔不入之微,杜潜滋暗长之渐。
如此种种,吾侪方能服太阿之剑,以斩毒品而断;乘纤离之马,以远毒品而去;建翠凤之旗,以立禁毒之志;树灵鼍之鼓,以扬禁毒之音。
请试看,今日之中华,将去彼之毒品,存清白之身,河清海晏,自享太平!
(指导老师:卢霞1595275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