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冯锐名师工作室大二学生走进扬州市中学信息技术名师工作室开展联合教研
来源: 江苏省江都中学   发布日期: 2023-06-19  访问量:573

立足教研深耕细耘,着眼课堂砥砺奋进

扬州大学冯锐名师工作室与扬州市中学信息技术汪小庆名师工作室联合教研活动暨教育见习活动于615日在江都中学顺利开展。该活动旨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优秀教师发展平台和培养机制,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示范、辐射作用,切实提高教学水平,搭建优质师范生成长平台。参加活动的对象包括扬州市中学信息技术名师工作室部分成员、扬州大学教育技术学在校生以及冯锐名师工作室成员。

活动以座谈会的形式拉开帷幕,校长周明龙和副校长吴美霞参与了本次会议,就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共同探讨了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和策略。

7A5FC1DFE230034043C341FB8CE97A1B

随后,杨振老师开展了校本课程《曲柄滑块在机器人设计中的应用》的教学示范展示。杨老师以情境导入的方式引入主题,让学生通过情景模拟发现智能家居设计中的问题和挑战,随后,详细讲解了曲柄滑块机构的原理和工作方式,以及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并让学生尝试搭建自己的动感家居。在评价和总结环节中,杨老师对学生们的设计和表现进行了评价和指导,他鼓励学生们深入思考和反思,总结经验,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同学们不仅学到了机械结构的相关知识,还锻炼了团队合作和实践能力。杨老师的教学方法和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充满创造力和探索精神的学习环境,提高了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杨振 60 90-2023

同时,高邮一中的周欣老师展示了一堂精心设计的示范课,以《加密与解密》为课程主题,采用了启发式的项目式教学方法,通过过渡流畅的任务设计,引导学生们自主探索并培养数据安全意识。项目的主题《数据的安全之旅》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引人入胜的学习环境,通过任务驱动的学习过程,学生们不仅了解了加密和解密的基本概念,还学会了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周欣老师设计的一系列任务,让学生们逐步掌握加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方法。任务的过程性评价确保了学生们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程度。这堂示范课在教学中融入了家国情怀和爱国价值观的塑造,通过让学生们意识到数据安全与国家安全的紧密关联,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意识和责任感。

周欣 60 90-2023

2组上课1

2组上课3

专家点评环节中,两位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冯锐和汪小庆以及扬州大学的其他专家对周欣老师和杨振老师的示范课进行了评价。汪小庆主任表示,周老师在课堂设计中充分发挥了启发式教育的优势,通过任务驱动和过程性评价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冯院长也对周老师的课程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强调了周老师在课程设计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对周老师在课堂中塑造爱国价值观的大课程思政表示赞赏,并鼓励其他教师借鉴这种教学方式。陈刚博士、倪其育院长和沈霞娟博士对杨振老师的课程进行了点评。陈刚博士认为杨老师在课堂中通过情境导入和实践操作,成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能够很好地将复杂的知识传递给学生。

此外,扬州大学的同学们也与一线教师进行了互动交流,同学们分享了他们在此次学习中的心得体会,并提出了一些问题,杨老师、周老师对问题进行了耐心解答,并分享了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见解。他们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实践,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并提供了一些建议。这次交流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这样的交流让其更加坚定了自己在该领域的学习和发展方向,并激发了他们在未来探索创新的动力。

评课3

评课4

评课2

49a39d926850fb0f66ed04dedc0ca64

2

3

6

下午由陈忠老师首先开始了一场题为《以梦为马,行远自迩》的讲座。在讲座中,陈老师强调了教师的职业发展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她鼓励学生们要树立远大的梦想,并以此为驱动力,不断前进。她指出,教师职业是一项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工作,需要不断自我提升和学习,以满足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陈老师的讲座为在场的学生和老师们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启示,激发了他们对教师职业发展的思考和热情。

陈忠 60 90-2023

_DSC4277

_DSC4280

汪小庆主任的讲座题为《信息技术教师成长及学校科技活动开展》,内容涵盖了青年教师成长、学校科技活动开展和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建设。在讲座中,汪主任从五个方面详细讲述了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建设和学校科技活动开展的方式。

一个平台,即江苏省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及江都中学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创建形成江苏省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并重点介绍了以科技教育特色学校为依托,创建江苏省机器人课程基地和扬州市人工智能特色研究所,作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发展的双向支撑,为促进信息技术教师成长和学校科技活动开展提供全方位的软硬件支持。

两种课程,即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这两种课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有江中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内容涵盖了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和人工智能。

三全覆盖。全员:即在高一年级全面开设人工智能校本课程,作为校本必修课,18课时/学期,2个学分;全程:高一年级开设人工智能校本必修,高二和高三开设人工智能校本选修;全方位: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渗透人工智能教育,即在教育教学、服务管理等全方位渗透科技教育的元素,形成江中特色的科技教育校园文化。

四个举措,首先是学校课程,即将人工智能校本课程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确保课程的质量和连续性;其次是社会实践,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应用技能;第三个举措是学生社团,鼓励学生组建信息技术相关的学生社团,提供一个交流和合作的平台;最后是兴趣小组,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择参加特定的兴趣小组,培养个性化的学习兴趣和特长。

五重保障。这包括队伍、制度、经费、组织和服务的保障。他强调了教师队伍的重要性,鼓励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他还强调了制度、经费、组织和服务的保障,确保课程基地的顺利运行和发展。

最后,汪小庆老师提到教师要成长,需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立德为先,修身为本。他强调了教师要注重自身的修养和品德培养,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汪小庆 60 90-2023

_DSC4313

_DSC4316

本次活动为充分发挥了名师的辐射作用,同时也为扬州大学学生提供了宝贵的教育见习机会。通过座谈会、示范课程、专家点评和与一线教师的交流,学生们得以亲身感受到优秀教师的教学魅力和专业素养。他们在与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冯锐、汪小庆等专家的互动中,拓宽了视野,提升了教育技术的实践能力。同时,通过参与课程设计、实践探究和专家引领等环节,学生们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的创新方法,拓展了自己的教育视野。

F2516A6837CB559C7535DFE4F42E4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