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江苏省江都中学 发布日期: 2020-11-30 访问量:216 |
淮左名都考古社系列活动——大义传千秋,文化耀古今
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几近停摆的考古社的活动也开始逐渐正常起来。2020年11月28日下午,大巴载着兴奋不已的新一批社团成员准点出发,开始了疫情之后的第一次校外研学。
古城扬州,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至今已有2400多年的建城史,素来是人文荟萃之地,风物繁华之城。城内历史遗迹众多,其中史可法纪念馆是纪念明朝末年抗清民族英雄史可法的著名史迹。
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考古社的同学们来到位于梅岭旁的史公祠,按防疫要求有序进入。纪念馆占地面积并不大,几乎都要掩映在门口两株粗壮的近300岁的古银杏遮天蔽日的枝叶之下,一片片扇叶飘然而下,整座小院满地金黄。
在飨堂,在史公祠堂,同学们屏息凝神,瞻仰史可法遗像和手迹。在其笔走龙蛇之中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代民族英雄身上的凛然正气和甘愿为国献身的豪情壮志。在史公衣冠冢前三鞠躬,拜祭史可法,表达对先贤的敬仰之情。
有道是巾帼不让须眉,即便是女生们,似乎也被这一切深深感染,她们在这里的每一门炮上搜寻着当年战争的记忆。
告别史公,同学们激动难抑,豪情万丈。
本次活动的第二站是扬州博物馆和扬州雕版印刷博物馆。
博物馆方面也专门为我社师生安排了专业人员进行全程讲解。黄肠题凑、水密舱设计等墓葬和造船工艺以模型的方式清晰、直观地呈现在同学们面前,瞬间解了多年困惑。这些绝对是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如何造纸?如何印刷?这些本来在历史课上讲过内容再次以实物的方式活灵活现地呈现了出来,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的感悟和理解。书法家现场挥毫,也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