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江苏省江都中学 发布日期: 2020-03-08 访问量:209 |
抗击疫情,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也是一堂难忘的人生教育课。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们在感悟、在成长。他们激动地拿起笔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用语言和行动为抗疫一线的勇士加油助力。
本期推出高一(1)班张琪同学的作品《穿越隧道就是光》。
穿越隧道就是光
高一(1)班 张琪
一节节风景在视线里倒退,透过车窗,我看见黑白的世界,昏暗无光,喧嚣不再,偶有行人匆匆驶过。没有丝毫重见天日的喜悦,只是感觉心脏被关进了一个狭小封闭的密室,闷得透不过气又动弹不得。
“到了,快下车!”我那老母亲做事从不拖泥带水,将我拽下车,带进医院。
霎时,消毒水的味道铺天盖地而来,侵袭着我的胸腔,连口罩也无法遮挡,由于是特殊时期,医院比平常更是添了几分清冷,双眼失焦地望着惨白的天花板,恐惧充斥在心头。
大厅中央一个笔直挺立的声影毫无征兆地映入眼帘——一身制服,自带威严,定神而视,我看见他浅蓝色的口罩上方嵌着一双鹰般的眼,深黑,炯灼有力,巡视着周围,仿若在庄严地宣告:“这里有我守候。”
望着那双锐利的眼睛,心中的不安竟悄悄而去,心神渐定,和母亲来到诊室门口,嘈杂的声音方传入耳畔,眼见长队如龙,人们带着各色的口罩,私语窃窃,一双双眼被蒙上了薄薄的灰,一个小男孩挣脱妈妈的手四处张望,澄澈的眼里散发着无知的光。
“医生,我发烧,这几天还出去了几次,会不会就是……那个病……”一个正在就诊的年老女人颤颤巍巍哑着声儿试问道。
“那个病”,这个带着恐怖色彩,在这个时候提及就让人面如死灰的词。
我屏住呼吸,暗暗攥紧了母亲的手。
“不要太担心,可能只是普通感冒引起的发烧,不放心的话就再去做几项检查吧。”一声沉稳让人心安的音传过耳边。
因声寻去,我看见一双温柔深陷的眸,眸里是饱经风霜后才有的波澜不惊,仿佛有魔力,宽慰着病人。
到了我,她慈爱的眼神也让我持久悬着的心放下。
“没什么大碍,平时多注意休息就好,去挂几瓶水吧。”老医生拍拍我的肩膀,“会好的,一切都会好的。”我望着她的眸,暖从心生,蓝色的口罩,遮住了她的半张脸,而透过那双摄人的眼,我却分明看见一颗炽热的心。是的,会好的,一切都是,我在心底默念。
为我打针的是一名年轻小护士,眉间尚存青涩,清秀的黑色眉线下却是一双蕴含坚定的眼,她将我安置在一张靠窗的椅上,动作一气呵成,又片刻不闲地为其他病人换水,她那双清澈的眼,安静地处于蓝色口罩上方,如溪水,如晚风,轻轻带走我最后一份恐惧,待我缓过神时,留给我的,只有她忙碌的身影。
白色的医院,我静卧一处,一颗被屡屡触动的心却无处安放。我看不见,你的面孔,蓝色的口罩将其美丽遮掩,只留一双脉脉流光转动的眸。打开手机,锁屏的亮光吸引了我的神丝,恰是,大大的红字——武汉加油!背景,是排排站立的医护人员。你在何方?你无处不在,你遍布祖国,每一栋白色的大楼里,你在特殊的时期,履行着一成不变的使命,你帮助一个个病人穿过黑暗的隧道,那时太阳照常升起,樱花开如从前,抬头,是光。
冬日的暖阳侵袭而来,温暖袭肤,丝丝入骨。会好的,我知道。
因为黑暗冗长,而穿越隧道,就是光……
【点评】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小心翼翼。我们不敢随便出门,不敢轻易靠近任何一个人,更不敢生病。我们对没有戴口罩的人感到意外甚至怨怼,我们对自己莫名奇妙的一声咳嗽感到担心,是的,我们变得格外敏感。好在有对生活的敏感,才能写出好文章,因为文学是最敏感的活动。在这篇文章中我看到了作者敏感的心和笔。
作者的心是敏感的。她能感受到紧张的防控氛围,感受每一个病人眼里的恐惧,更能感受到医者仁心,对自己心理上的抚慰。“老医生拍拍我的肩膀”,这轻轻一拍,让一颗悬着的心慢慢放下了。
作者的笔是敏感的。通过写多个人的“眼睛”,防控人员的“鹰般的眼",小男孩“眼里散发着无知的光”,老医生“温柔、慈爱的眼神”,还有年轻小护士,“一双蕴含坚定的眼,清澈的眼”,运用神态、心理描写,写出不同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细腻出色。
愿我们早日穿过黑暗的隧道,迎接光明的春天。(指导老师: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