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江苏省江都中学 发布日期: 2020-03-05 访问量:212 |
疫情是最好的“人生大课”,我们要把疫情、把灾难当成教材,把我们应该做的、能够做的、通过努力能够做到的事情,做到最好、做到最佳,保持良好的、积极的心态,共同完成好这场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道德教育。
我们虽然不能像白衣天使那样与武汉人民一起战斗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但我们可以用手中的笔为战“疫”注入自己的光和热,为这段历史留下研与思。我们选登部分佳作以飨师生。
最可爱的人
高一(9)徐心驰
18天后,我母亲终于回家了。
没有硬性的规定,没有任何人的要求,但她选择自我隔离。因为她是奋斗在战疫一线的护士,因为她想给我最大限度的平安。
同我一样,有几个好朋友的父母也是医务工作者。父母的早出晚归、父母的兢兢业业我们比谁都清楚。常是当我们忙完了一天的课业、做完了复习整理,父母们还在回家的路上,只有点点星光和他们作伴。
“面对确诊或高度疑似的患者,你不怕吗?”我问,
“怕,当然怕。但一穿上工作服就不怕了。”母亲眼里闪过一道光。
“穿上工作服就不怕了”让我感动。那件普通至极的白大褂,就是一个医者最坚固的铠甲。哪怕不是防护服,哪怕在早期没有严格的防护措施,但他们的职业操守给了他们无限的勇气去对抗病毒,也给了他们无限的爱去照顾病患。
如同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说的一样,“医生是把病人一个一个地背过河”。母亲说,这段时间她们工作时都要采取标准预防,抢救患者时一般都戴手套的。有一次,一个小孩高热惊厥要打点滴,小孩的手比较肉,静脉不清楚,她立即摘下了手套,为的是减轻小孩的疼痛。戴上手套,是一个医者对其职业的尊重和对患者的保护;但摘下手套,是在温暖的人情和严格的规定当中对前者坚定的选择,是更大更无私的爱。科室里有人怀有身孕,但没有一丝矫情与退让,还和姐妹们战在一起。有人已经被上级调配去了武汉,有人在江都三院,虽地点不同,但她们有一样的目标与信念,她们有着一样的勇气和爱心。
听父亲讲,我母亲没有像其它妈妈一样,在预产期前几天就住进医院;相反,我出生的那天,我母亲仍在工作,直到下班回家后九点多羊水破了才被推进产房……
我的妈妈才不是什么英难,只是个平凡的中年妇女。我知道,她会放俗气的歌跳广场舞,会在买东西时为了几块钱和商家讨价还价,会偷偷看我的课本和社交软件努力跟上女儿的脚步,会主动帮家里老人们忙前忙后…… 我也知道几年前她代表医院参加省级培训考核时,为了不给医院丢脸,焦虑得整日整夜睡不着觉,并服用了药物……我还知道,作为护士的她,从来没有害怕过,也一直努力拉近自己与患者的距离。
这是我母亲的故事,也是千千万医务工作者的故事。匠心铸医魂,是酷暑和严寒下的医者用他们的奉献和汗水,诠释了奋斗的意义,让一张张治愈者的笑脸见证了光阴流转、时代变迁。
一个医者,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在巨大卫生事件爆发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医者的高超技术,更是无私无畏的医者人心。是这身铠甲给他们的勇气让他们更能给予患者人文关怀。住江都三院43床的徐大叔想吃香梨,医护人员便一个个交班接龙,终于把新鲜的小香梨交到大叔手里。
疫情当前,我们都是中国力量的见证者。我们见证了社区工作者拉网排查的辛苦,见证了医疗资源的不断下沉,见证了十天内建成医院、百万人监工的中国速度。我们作为年轻一代,见证的更是中国快速发展的时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
而这个实现的过程里,有你有我,有我们每个普通人。那些医者也不是高高在上的“英雄”,而是平凡可爱的父母子女,有着自己的生活。
穿上制服,他们是英勇无畏的逆行者。
脱下铠甲,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点评】
本文让我们感受到文字背后作者有一颗有温度、有情怀的心,她从独特的个人感受出发,以我手写我心,写出了我们身边的真实感人的“平凡英雄”,你(们)的样子就是未来我(们)的样子,真实可爱的“中国人”。(指导老师:江蔚)